当前位置:首页 > 成都車展2012(2021年車展時間表) >

成都車展2012(2021年車展時間表)

来源析微察異網
2025-07-05 07:24:44

2012成都車展(2021車展日程)

成都車展2012(2021年車展時間表)

�太平洋汽車網文化頻道】從來沒有一款重工產品。隻要用兩個字命名,全中國的人都能立刻聯想到它的外觀、產品特點和共同記憶。

你知道我說的是捷達。隻有捷達這種樸實無華卻廣受歡迎的汽車產品,能夠跨越三代人植根於民族記憶,見證中國民用汽車行業從無到有,從有到強,最終從一款車到一個品牌的30年。

大眾一直喜歡用“風之名”來命名汽車產品。捷達的名字來源於經常出現在平流層和對流層之間的急流。我們乘坐民航客機遇到的晴空湍流,一部分就是這種西風。

這是一股強大的高空氣流,看似狹窄,卻能綿延數萬公裏,像捷達在大眾集團的曆史一樣強大而持續。

起初,捷達隻是作為三廂版高爾夫出現。其在全球主要汽車市場的優異成績,使其成為一個戰鬥力極強的獨立汽車家族,並最終紮根中國市場,成為大眾汽車集團的獨立汽車品牌。

實力是這裏最重要的一環。

孕育期:夢開始的地方

從清末洋務運動到20世紀中葉建國初期,中國的工業基礎十分薄弱,直到我們通過一場激蕩人心的東北鬥爭,從北方盟友那裏贏得了長期的國家和平發展環境和工業支持,156項大型工業援建項目成為新中國工業化的第一顆種子。

快速發展期始於1978年,當時中國廣泛采取“引進來”戰略,開放了一批沿海港口,設立了經濟特區。當時,引進的外國公司最終成為中國經濟的催化劑,它們的名字是3354大眾、可口可樂、麥當勞、肯德基、皮爾卡丹、鬆下、IBM和通用電氣。摩托羅拉,等等。

誠然,第一批進入中國的企業享受了很多優惠政策,但他們實際上是最大的風險承擔者。當時中國在這些新產業上的步伐還很慢,供應鏈根本沒有培養起來。因此,這些大公司充當了先鋒。

萌芽期:初代國產捷達(1991-1997)

成立於1991年2月6日的一汽大眾有限公司,一定是這裏最大的明星企業。因為這是一個最終涉及上下遊上千家企業、上百萬就業人口的重工業項目。當時已經積累了近40年的工業樹苗,逐漸把一汽大眾培育成世界文明的重工業巨人。作為參考,2020年一汽-大眾將生產207萬輛新車,超過歐洲傳統工業強國法國全年的汽車產量。

上述巨大成就的官方起點是基於捷達A2打造的第一代國產捷達(捷達MK2)。

青春期:大改款“捷達王”(1997-2004)

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,改革開放20年高速發展的經濟成果可能化為烏有。中國果斷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,使經濟“軟著陸”。這一時期以來,中國各大城市人口通過大量工業化生產的溫飽解決了溫飽問題,開始轉向住房、汽車等低頻消費品,並通過需求結構的變化推動產業結構的變化。

這是改革開放後的第二個階段,一汽大眾順勢推出捷達車型3354捷達王。當時捷達王的定位是同級別中的高端,憑借核心技術走紅,在中國市場幾乎沒有競爭對手。這些合資競品的綜合素質也不差,因為當時整個合資品牌群在質量和銷量上都占優,在技術上碾壓了自主品牌。捷達在這樣的競爭形勢下取得不錯的銷量實屬不易。

中國市場有一個獨特的命名習慣,就是喜歡把比同行性能更好的產品命名為“XX王”。比如讀盤成功率高的CD機叫激光王,省油能力強的柴油車叫柴油王,鮮蝦多的蝦餃叫蝦餃王,變焦能力強的長焦數碼機叫變焦王,肉多的香腸叫

從1997年開始,一汽大眾開始生產捷達王轎車。除了外觀、安全、舒適等配置的升級,它最大的亮點是采用了20V汽油發動機。

這款屬於EA113係列的1.6L四缸自然吸氣發動機,將SOHC改為DOHC,8V改為20V,每缸5個氣門,3進2出,配氣效率大幅提升。這就是玩家所說的“五氣門車”。

進氣量增加,燃燒效率提高(是90年代後期的高水平),動力輸出提高,油耗降低到5.9L/100km,同時尾氣排放也降低了。

采用全新的多點電控噴射技術,捷達20V發動機峰值扭矩150nm,最大功率74kW,換算成德係馬力“高達”101PS,101馬力輕鬆推進1.12噸。當年很猛,上到140km/h很好玩,廠家額定最高時速181km/h,實際上最高時速能達到195。

在2007年的平光捷達王之前,出現了一批方光20V捷達,這些捷達已經被炒到了非常高的價格。有車主把捷達王換成400PS德係馬力.有見識的朋友應該知道是FMC匠人派的作品,李鼠標也換了後驅。

二十多年過去了,捷達王還是那麽受歡迎。那是因為1997年一輛捷達王12萬左右落地,在廣州可以輕鬆買到兩室一廳。但是,這並沒有阻止捷達家族成為中國最暢銷的汽車。那時候可不是一般家庭能買得起捷達王的。

1998年8月14日,第一輛配備ABS的捷達王下線,這是國內A級轎車上首批安裝ABS。

1998

年11月19日,裝備4AT的“捷達都市先鋒”下線,成為第一款搭載自動變速箱的國產捷達車型。

2001年2月7日,第一輛捷達內飾改型車下線。

2002年3月1日,捷達“安全升級版”在總裝車間下線。

2002年5月25日,捷達柴油車下線。

截止至2002年8月26日,國產捷達家族累計銷量50萬台。


擁有強悍動力的捷達王,除了在1997北京拉力賽、1997首屆中國汽聯杯全國優秀車手南北挑戰賽、1998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、1999年世界拉力錦標賽北京站等賽事的佳績之外,還在民用市場創造了一係列耐久性奇跡。

1996年,珠海出租車司機蘇耀洪駕駛捷達,創造“60萬公裏無大修”記錄。2001年,職業旅行家廖佳女士駕駛新捷達王從北京出發,曆時142天,行駛6萬公裏,創造單人單車無後援橫穿歐亞大陸的壯舉。


2006年,吉林長春出租車司機李寶興、何革駕駛著 " 100萬公裏無大修 " 的捷達,成功翻越唐古拉山完成進藏挑戰。2008年,牡丹江出租車司機董誌謙駕駛捷達柴油車,以2.5L/100km的油耗,僅用一箱油行駛2199公裏,創下了新的節油紀錄。

捷達在中國汽車消費者心中有著無可替代的位置,捷達王必然是其中最輝煌的一節。

蓬勃期:王者地位的奠定(2004-2019)

中國2001年加入WTO之後,世界500強公司大量進入中國,帶來了技術和管理經驗,盤活了經濟,中國靠著第二產業和國際貿易實現經濟騰飛。


從2006到2015的黃金十年裏,中國GDP從2.75萬億美元一路飆升到11萬億美元, GDP占全球經濟比例每年都有1%的巨大變化。

國民消費能力大幅度提升的同時,首輛捷達FL II(二次改型車)於2004年下線。


一直到2006年7月14日,第100萬輛國產捷達下線,要是拍成一排則全長約為4415千米。此時距離第1輛國產捷達下線已有5335日,日均產187.44輛,年均產6.84萬輛,堪稱不老神車。

2010年推出的新捷達作為Jetta MK2的最後一次改款,此時中國的汽車供應鏈已被完全培養起來,憑借這些由合資企業創立的工業環境,中國自主品牌迅速崛起。


麵對品質技術還有一定差距的自主品牌新產品,新捷達憑借極為強悍的品質與性價比,依然在市場上有著非常高的銷量,其中2012年就賣出24.25萬輛。


2011年,一汽-大眾推出了捷達兩百萬紀念版。

與此同時,替代Jetta MK2的下一代產品正在研發中,一汽大眾品牌內部也有多重產品分級以占領不同的市場。

2012是捷達的裏程碑年份,此時中國經濟占全球經濟比重已經超過了10%大關,民生得到了極大改善,汽車開始大規模進入平常百姓家,全國汽車年產/銷量逼近2000萬輛大關,穩坐全球汽車工業產銷量第一寶座。


2012年8月31日,全新捷達亮相第十五屆成都車展,捷達家族迎來了全新換代,重新定位為合資品牌入門級、高性價比、高品質、三廂緊湊型轎車型路線。中國汽車市場開始白熱化階段,新捷達依靠一汽-大眾的品質背書,依然保留與生俱來的、不可替代的市場地位。


升華期:從一款車到一個品牌(2019-)

德國時間2019年2月26日,大眾集團旗下全新子品牌在集團總部德國沃爾夫斯堡正式發布,英文名為Jetta,中文名為捷達,品牌slogan為“承非凡ⷥ•Ÿ新境”。

捷達車係家族從此晉升為大眾集團旗下第13個子品牌,一汽-大眾旗下第3個合資品牌。


不是每一台捷達都叫捷達王,但我們心中的捷達永遠是國民車之王。

為何捷達必須要獨立成為一個汽車品牌呢?

且看捷達進入中國的30年,捷達車係與捷達品牌的用戶量呈現出指數爆炸的趨勢:1991年捷達進入中國,2002年捷達累計銷量突破50萬輛,2006年達到100萬,2011年達到200萬,截止至2021年已收獲多達460萬用戶。


龐大的群眾基礎,決定了捷達品牌獨立化事業的正式開啟。

擁有同樣用車需求的用戶數量如此龐大,他們之間的共性會變得更加顯性,在汽車研發、製造、銷售、保養過程中涉及的共同需求被一一提煉出來,匯成全新捷達品牌的創立初衷。


升格為品牌之後,捷達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,初衷卻一直沒變:使用在中國車市中處於上流的技術,傳承結實耐用的家族傳統,用實惠厚道的價格與配置,實實在在地走量。

獨立品牌之後的捷達,最大的優勢是可以使用大眾MQB橫置發動機模塊化平台來完成品牌內新車的研發。

MQB平台通過大量的數據模塊支持來完成對車輛的設計。經過MQB平台整合之後,捷達品牌得以擁有業界頂尖的工業設計優勢與機械性能,還能賣一個十分有競爭力的價格,整車完成度高,返修率極低,保養維護成本大幅度降低。


與此同時,大眾旗下的EA211係列四缸汽油機也為“一門三捷”(VA3、VS5、VS7)提供了輸出猛、燃耗低、排放優、耐久強的內燃機動力。

1.5L自然吸氣(EA211-DLF)為VA3服務,1.4T渦輪增壓(EA211-DJS)裝備於VS5與VS7,這款1.4T還采用了高功率版輸出,最大功率110kW(150PS),峰值扭矩250Nⷭ。

有了技術基礎並不夠,捷達品牌新產品的建造過程必須是極為考究的。2019年捷達品牌落戶成都工廠,以康采恩生產體係(KPS)和奧迪特評審體係(AUDIT)為準則,越級定下了捷達品牌車型的生產標準。


一汽-大眾成都工廠占地麵積2000畝,完整的衝壓、焊裝、塗裝、總裝4大車間共計7座廠房,每58秒可以生產一台新車。剛剛我們說過了,捷達品牌生而為“國民車”,就是為走量而來的。

如今的捷達產品線

捷達品牌目前布局有“357”產品線,緊湊型三廂轎車VA3、緊湊型SUVVS5、中型SUV VS7均是當前中國汽車市場的熱門分類。

捷達品牌創立於2019年,不久之後便遇上了黑天鵝事件新冠疫情。在全國經濟進入滯漲的尷尬時期,品牌宣傳活動根本無法正常開展,新生的捷達品牌居然能在2020年全年完成高達16萬輛的銷量,生在逆風局,竟能在競爭白熱化的合資入門級紅海中奪得一席之地,算得上勵誌之極。

在捷達產品線中,先鋒力量是定價為6.58-9.28萬的緊湊型轎車VA3。同級別的競品有一汽豐田威馳和東風悅達起亞K2,這兩款車型都麵臨著技術落伍的問題。


VA3不僅在底盤技術與車身工藝上有質的超越,內飾做工更是達到了15萬級的越級水平,多媒體係統支持CarPlay和CarLife,保證了移動互聯的需求,還有座椅加熱、發動機氣筒、胎壓監測、自動大燈、定速巡航、側部安全氣囊等等實用化配置。

緊湊型SUV是2014年以來的市場大熱,捷達瞄準了細分市場推出VS5車係家族,官方零售價介於8.48萬到11.28萬之間,競爭對手為吉利繽越、廣汽傳祺GS4、比亞迪宋Pro、長安CS55 Plus、斯柯達柯米克等。


不得不說,同集團內部的柯米克競爭力不俗,而自主品牌競品們吃虧在做工和口碑之上。VS5除了動力強勁、油耗低、做工好之外,還有年輕化的個性配色方案,以及ACC自適應巡航、8英寸觸控大屏、側氣囊、運動模式、電動天窗、LED前大燈組、自動頭燈、感應雨刷、CarPlay/CarLife等配置。

VS7是當前捷達品牌的旗艦車型,4624mm車長提供了充足的內部空間,前後獨立懸架係統提供操控與舒適上的雙重優勢,ACC自適應巡航、360Ⱕ…覙諒𑥃、運動模式、自動駐車、全開啟式全景天窗、全LED前大燈組、感應雨刷等一係列配置誠然是提供的,而且多數並非高配僅有。


考慮到VS7的官方售價僅為10.68-13.68萬元之間,同價位可選的競品有長城哈弗H6、吉利博越、長安CS75 Plus、榮威RX5等自主品牌車型,合資競品僅有斯柯達柯珞克,捷達VS7的品質優勢得到了更明顯的呈現。

為了慶祝捷達誕生30周年,一汽-大眾於今年5月10日推出了VS5與VS7兩款車型的30周年紀念版。


所有30周年紀念版車型外觀上都新增了鉑金灰、錳石黑兩種車身顏色,B柱、迎賓踏板、前排座椅頭枕等多處增加30周年標識,彰顯其與眾不同的獨特身份。



車內配置上,30周年版SUV車型采用上下一體的純黑儀表台,在空調出風口、門把手蓋板、車窗按鍵蓋板等部位增加高亮黑鋼琴烤漆與鍍鉻裝飾。


30周年版SUV車型還可選裝多種雙拚色皮質座椅,輔以黑色座椅灰色縫線。捷達VS5車內中央扶手增加USB插口、後排儲物盒。

三十而立

捷達王已成國民回憶,真正留存在我們心中的是那個技術領先、品質可靠、價美物廉的國民車形象。

三十載的奮鬥,換得全民的一句品質口碑,這就是捷達的奮鬥之路。

那些坐著捷達長大的孩子,如今已經成為全新捷達品牌的新一波車主群體,陪伴他們的是更加安全、更加時尚、更加舒適、更加耐久、更加在情感上不可替代的捷達新品。


正因銷售業績明朗,一汽-大眾還提出了捷達品牌的出口計劃,這個紮根中國的德係國民車品牌,即將在全球範圍內為越來越多的年輕家庭帶去實誠可靠的捷達品質。

(圖/文:太平洋汽車網 黃恒樂)

最新文章